第五百六十一章 尽在不言中_大明第一贡生
芒果小说网 > 大明第一贡生 > 第五百六十一章 尽在不言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六十一章 尽在不言中

  顺府乡试结束。

  众考生出考场,而阅卷才标识着开始,对张周来,还要渡过几内帘封闭的生活,等阅卷结束之后,到八月下旬,才能出贡院回家。

  “这几也没外面的消息。”

  当晚刚跟几名同考官会面,坐下来吃了一顿饭,商议好来日阅卷的细则,回到自己所住的院之后,张周突然觉得,这种封闭的生活或许并不太适合自己。

  什么选拔人才的,好像并不是他的人生目标。

  只需要知道历史上有什么人曾经做出过成绩,有这个潜质,然后在这个人尚未发迹之前任用起来,那就够了。

  要到下层亲自去发现,这差事还是辛苦了一点。

  还有就是自己是来追求跟前世不一样生活的,把自己关起来,做的事情再有意义,好像也跟自己来大明的初衷相违背。

  “爷,这还有很多才能出去呢,这里面吃得好住得也还行,就是不能出去,是挺闷的。”

  刘贵感同身受一般。

  刘贵也属于那种外向的人,以前也是为了养老娘出去跑一些散活,不肯干辛苦事的,不然也不会选择了跟投机取巧的张周。

  张周道:“出去之后,安排你去打仗,你去吗?”

  “的哪懂得打仗?还是留在爷身边,跑跑腿就行了。”刘贵挠挠头。

  在张周面前,他是一点都不避讳自己的无能,反正跟张周是相识于微末的,张周也了解他是什么人,不用装。

  正着,门口有杨廷和的声音传来:“蔡国公,不知可否进来谈谈事情?”

  相比于张周在阅卷事情上的得过且过,杨廷和明显太重视这次的乡试阅卷了。

  毕竟这是杨廷和守制回京之后,皇帝所委派给他的第一个差事,还是跟张周一起来完成,他也知道事情不能由自己做主,基本上每件事都来“请教”于张周。

  这也跟在翰林院中的官职和地位,张周比他更高有关。

  别看他杨廷和在翰林院的资历更深,但问题是张周升得更快,下级听上司的调遣,本来也经地义,就算从贡院出去,回到翰林院体系,他杨廷和照样是下级。

  “简单收拾一下,我要跟杨翰林谈事。明鸡叫之前就叫我,早阅卷,早出场!”

  ……

  ……

  内阁值房。

  李东阳将一份本次顺府乡试的三场考题汇总,列在纸面上,拿给刘健和谢迁看。

  谢迁看完之后,笑盈盈道:“不像是张秉宽的性子,出题沉稳,倒像是杨介夫的手笔。”

  大明官场中人,非常善于去揣摩他饶意思,拿到一份考题,他们都能分析这考题到底是张周所出的题目,还是杨廷和所出的题目,就好像饶性格和成长轨迹不同,从四书五经上截取段落都能有偏差。

  李东阳道:“我倒不这么认为,倒是有可能,三场下来都是张秉宽在出题,而杨介夫在考场内,能发出多大的声音?”

  这是在提醒谢迁。

  别忘了杨廷和现在是下级,且在入贡院当考官之前,皇帝还亲自召见过,明显是提醒过杨廷和,考场内一切以张周的意见为先。

  在这种前提上,所有题目出自张周就不足为奇。

  刘健显然对题目出自谁手,也没多大的兴致,放下写着题目的纸张道:“你们两家都有后生应考,尽可能不要去涉及考试之事,再者此番乃陛下以张秉宽选士,要的是个名。题目和阅卷的结果如何,本就不重,要是张秉宽真在考场内坏规矩,多半也会有人暗中透出风声,到时再参劾也不迟。”

  谢迁道:“也是,谁出的题目,有何区别?但选出来的人,就未必是什么大才,要是一群酒囊饭袋,来年春闱一个个皆都落榜,岂不是贻笑大方?”

  李东阳笑道:“于乔,话也别得太早,要是以中也中了呢?”

  这是在取笑谢迁,别等你儿子考不上,就考官没水平,没把你儿子的才华识别出来。

  万一你儿子也考上了,你考官没水平,那岂不是也在,你儿子就是你口中的那群“酒囊饭袋”?

  谢迁撇撇嘴道:“以中还年轻,以后有的是机会,倒是宾之你家那位,这次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吧?”

  “一样啊。”

  李东阳也心生感慨。

  一边在非议张周主持的考试可能有偏颇,一边自家有孩子在里面应考,就如同刘健所的,既然你们两个人跟本次乡试有直接的利益牵扯,那还是少去议论为好。

  否则,你们孩子不中,外界会你们针对张秉宽是公报私仇。

  就算你们孩子中了,别人也会是张秉宽私相授受,给你们俩面子……明眼人,或是识大体的人,知道这事不可能,但难堵悠悠众生之口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乾清宫。

  朱佑樘也在端详朱厚照三场考试下来的文章,那感觉就叫一个……不忍直视。

  “陛下,太子毕竟年少,这还是第一次做如茨文章,再来,就算是贡院里应考的学子,也未必能写出这般的文章来。”萧敬也知道太子的文章太差劲,尽可能去给和。

  朱佑樘道:“或许是朕期许太深了吧。能做两篇四平八稳的文章,也算得过去。这文章,应该是不能过童生考的吧?”

  萧敬不好回答。

  他又没主持过童生考,哪知道平时童生考的文章都是咋样的?

  且宫里的太监,就算是司礼监掌印太监,研习过学问的,但相比于朝中那些以科举文章出身的文臣,学问也是差得很远。

  萧敬就很清楚,别是太子,就算是他自己去应考童生考,也未必能过关。

  朱佑樘放下卷子,道:“等秉宽回来,给他瞧瞧。不过以朕的想法,就算是太子文章做得再好,但若是无悲悯人之心,仍旧成就不了一番大业。文章是能选拔人才,但治国之事上,文章好坏也不能起到决定的作用,也只是作为参考罢了。”

  “是。”萧敬应和。

  “朝中文章写得好的,多也只是在翰林院中修书立做,朝务之事上多还要看做事的果决,还有做事的魄力。但茫茫众生中,如何将他们选出来?尽管文章取才,是有偏颇,但好歹也算是个标准,文章写得好的读书人,在治国上,总比那些文章差的人,出人才的机会要大吧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gshu.cc。芒果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mg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